携手苏大检测,共筑核安全
日期:2023年08月29日 苏州苏大卫生与环境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阅读量:1101

一、我国领海及沿海区域的环境面临核污染的风险,需持续关注

当地时间8月24日13时,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启动核污染水排海,东京电力公司在当天召开的临时记者会上宣布,当天的核污染水排放量预计为200到210吨,首次排海每天将排放约460吨,持续17天,合计排放约7800立方米核污染水。清华大学团队的模拟结果表明,核污染水在排放后240天就会到达我国沿岸海域,1200天后

将到达北美沿岸并覆盖几乎整个北太平洋。

福岛核污水中包含了90Sr、134Cs、137Cs等62种主要的放射性核素,这些放射性核素即使是多核素去除系统也无法完全去除,尤其是大量的3H(氚)。半衰期较短的核素可以通过储存放置而衰变降低浓度水平,无需采取复杂的化学分离去除。半衰期小于2年的放射性核素,经过10年的储存衰变后将使核素活度水平下降96%以上。而拥有较长半衰期的放射性核素,活度会长时间保持高水平,如3H、14C、60Co、90Sr、125Sb、129I、137Cs等,则需要采取化学分离手段进行处理,福岛核污水排海,我国领海及沿海区域的环境面临核污染的风险,是需要持续关注的。

二、放射性相关检测是核安全不可或缺的重要保证

苏州苏大卫生与环境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原苏州大学卫生与环境技术研究所,简称“苏大检测”)前身为成立于1991年4月的苏州医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作为具有独立企业法人资格的第三方技术服务机构,紧密依托苏州大学放射医学国家重点学科(全国唯一)和放射医学与辐射国家重点实验室,充分利用苏州大学在人才、技术和设备方面的优质资源,开展放射性领域(辐射环境、放射卫生)的检测、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氡计量检定等技术服务。我公司曾承接海阳核电站辐射环境检测、苏州高新区辐射环境本底调查。

自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启动核污染水排海计划后,我公司受江苏省多个地方海关委托检测日本来船的压舱水中放射性核素含量,为监控核污染扩散,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核安全一直以来是我公司持续深度研究的科研项目。未来我们将继续扎根大健康领域,为公众的核安全保驾护航。

三、我单位具备水、土壤、大气等环境中放射性污染检测能力

我单位具备水、土壤、大气等环境中放射性污染检测能力,欢迎前来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