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菌医疗器械初包装的洁净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微粒污染物,微生物负载和细菌内毒素。微粒污染可导致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产生,上期内容小编已为您介绍无菌医疗器械初包装微粒污染的来源及测定方法,本期小编即为您介绍无菌医疗器械初包装微生物负载相关内容。
医疗器械的生产过程中,包装会经过多次传递,且涉及到多个工艺流程点,每一次的传递和每一个工艺流程点都可能带来污染。为加强对医疗器械的监管力度,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15年7月17日发布了《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附录无菌医疗器械》的公告(2015年第101号),其中对医疗器械产品初包装的生产环境做出了特殊的要求,“无菌医疗器械生产须满足其质量和预期用途的要求,最大限度地降低污染,并应当根据产品特性、生产工艺和设备等因素,确定无菌医疗器械洁净室(区)的洁净度级别,以保证医疗器械不受污染或能有效排除污染”。。然而,即使是依照产品质量系统的要求,在标准制造状态下生产的产品,也可能会有少量的微生物污染。这种情况下,只有灭菌才能消除微生物污染,将产品以无菌形式提供。许多产品的灭菌参数都是依据其生物负载数据的情况来确定的。生物负载的监控在产品的质量控制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如若忽视对生物负载的控制,不但会影响灭菌参数的设定,还可能对产品的灭菌质量造成重大影响。此外,生物负载还可用于许多方面的监测,例如:制造过程控制的常规监测、原材料、部件或者包装的监测、清洗过程效率的评估、总体的环境监测方案等。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在不同生产环节,设定不同的生物负载监控点,不仅可以对目前各个生产环节和成品的质量控制情况进行监测,便于查找问题原因,还可以积累大量数据,指导后续的质量控制工作。
GB/T 19973.1-1-2015规定了生物负载测定应满足的要求,并提供了指南。下面小编既为您介绍其中的要点。
术语及定义
产品选择的基本原则
SIP取样的基本要求
生物负载的测定
采用合适的采集技术采集微生物。
非选择性需氧菌及厌氧细菌培养:取产品洗脱液接种于平板上,再注入TSA培养基,30- 35℃培养3-7天(厌氧细菌需要在厌氧条件下培养)。
酵母菌和霉菌培养:取产品洗脱液接种于平板上,再注入SDA培养基,20-35℃培养5-7天。
产品上的生物负载无法通过肉眼直接计数,因此需要将微生物洗脱后,对洗脱液中的微生物培养后进行计数,以评估产品上的微生物数量。可以采用膜过滤法和平板倾注技术进行计数。需要注意的是,即再优良的洗脱方法也无法保证将产品上的所有微生物全部洗脱,因此我们需要对洗脱方法的回收率进行评估,进而计算校正因子,不使用校正因子可能导致生物负载低估。回收菌落数与校正因子的乘积,即为测得的生物负载。
生物负载的微生物鉴定
总结
包装作为医疗器械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既要满足《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也要满足对于包装本身的要求,才能保证最终产品的要求。无菌医疗器械作为一种特殊的医疗器械,因此,对其包装的要求也更为严格,本文主要介绍了无菌医疗器械初包装微生物负载的测定内容,为无菌屏障系统生产厂家对于灭菌过程的确认和再确认,制造过程控制的常规监测等提供指导。
【参考资料】GB/T 19973.1-2015;《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附录无菌医疗器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公告(2015年第101号));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8,17:24-25。
【声明】如需转载须在文首标明来源,且清晰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