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日益和化工(苏州)有限公司委托,苏州苏大卫生与环境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根据《工业企业土壤和地下水自行监测技术指南(试行)》(HJ1209)要求,编制完成了《日益和化工(苏州)有限公司土壤和地下水自行监测报告》、《日益和化工(苏州)有限公司2024年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有毒有害物质排放报告表》,现公示如下:
1、土壤监测结果分析
基本项目分析
重金属:本次调查对所有土壤样品进行了常规项重金属含量分析,包括砷、汞、铅、镉、铜、六价铬,共6类重金属。根据检测结果可知,本次调查所有土壤样品除六价铬未检出以外,其余常规项重金属均有检出,地块内土壤样品中常规项重金属检出含量均远低于《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第二类用地筛选值,符合标准要求。
挥发性有机物:本次调查采集的土壤样品中挥发性有机物(VOC)组分均未检出。
半挥发性有机物:本次调查采集的土壤样品中半挥发性有机物(SVOC)组分均未检出。
特征污染因子分析
特征污染因子为:pH、镍、石油烃(C10-C40)
pH:本次调查采集的地块内土壤样品pH值分布在6.53-8.20之间,本地块内土壤酸碱度无异常。
镍:本次调查采集的地块内土壤样品镍检出值分布在32-40(mg/kg)之间,检出含量远低于《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第二类用地筛选值,符合标准要求。
石油烃(C10-C40):本次调查采集的地块内土壤样品石油烃(C10-C40)检出值分布在20-130(mg/kg)之间,检出含量远低于《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第二类用地筛选值,符合标准要求。
2、地下水监测结果分析
地下水监测数据见表8.2-4。地下水标准限值参考《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中Ⅳ类水标准限值;1,1-二氯乙烷、可萃取性石油烃(C10-C40)参考《上海建设用地土壤状况调查、风险评估、管控与修复方案编制、风险管控与修复评估工作的补充规定(试行)》中附件5(上海市建设用地地下水污染风险管控筛选值补充指标)工业用地标准限值要求。
(1)基本项目分析
感官形状及一般化学指标:本次调查地块地下室样品中氨氮为Ⅴ类水,以上因子为常规因子,氨氮不属于企业特征污染物,企业生产工艺、原辅材料泄露的可能性较小,且企业饮用水均为自来水,不涉及地下水,企业离河流较近,可能浅层地下水受到地表水水体影响较大,其余感官性状及一般化学指标检出值均低于《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Ⅳ类标准要求;
毒理学指标:本次地下水样品中15项毒理学指标检出值均低于《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Ⅳ类标准要求。
(2)关注污染因子:
pH:本次调查的地块内地下水样品pH值分布在7.3-7.6之间,对照点pH为7.3,整个地块内地下水呈中性,均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Ⅳ类标准要求;
石油烃(C10-C40):本次调查地块内地下水样品中石油烃(C10-C40)检出含量与对照点地下水样品检出含量相比差异不大,且均低于《上海建设用地土壤状况调查、风险评估、管控与修复方案编制、风险管控与修复评估工作的补充规定(试行)》中附件5(上海市建设用地地下水污染风险管控筛选值补充指标)相关标准值,符合标准要求。
镍:本次调查地块内地下水样品中镍均未检出,均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Ⅳ类标准要求;
酚类物质:本次酚类物质主要检测挥发性酚类,地下水中挥发性酚类有检出,远小于《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Ⅳ类标准要求;
钴、硒、锑、铊、铍、钼:本次调查地块内地下水样品中硒均未检出,钴、锑、铊、铍、钼有检出,均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Ⅳ类标准要求;
1,1-二氯乙烯、1,2-二氯乙烯、二氯甲烷、二氯乙烷、三氯甲烷、1,1,1-三氯乙烷、1,1,2-三氯乙烷、四氯化碳、1,2-二氯丙烷、三氯乙烯、四氯乙烯、三氯甲烷、氯乙烯、苯、甲苯、乙苯、二甲苯、苯乙烯、氯苯、邻二氯苯、对二氯苯、三氯苯(总量)、2,4二硝基甲苯、2,6-二硝基甲苯、2,4,6-三氯酚、蒽、荧蒽、苯并[b]荧蒽、苯并[a]芘、萘、多氯联苯(总量)均未检出,均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Ⅳ类标准要求。
(3)关注污染物历次监测结果分析
2024年6月对地下水进行半年度检测,检测结果显示对照点感官形状及一般化学指标中浊度、耗氧量、氨氮、硫化物均较高,AS1中碘化物、锰检测值较高,AS2中碘化物较高,以上物质均不属于企业关注污染物,考虑6月采样期间属于雨水期,地下水径流明显且企业离河流较近,可能浅层地下水受到地表水水体影响较大,导致地下水感官形状及一般化学指标中各物质检测值较高,2024年6月检测结果显示各关注污染物检测值均远低于限值要求;于2024年11月进行地下水第二次采集时发现各点位监测因子均明显降低,各关注污染物检测值均远低于限值要求。